老骥伏枥志千里 银发力量续荣光
——记肥东县“老骥教育讲堂”
“隔代亲”“手机控”“不会感恩”“教育方式单一粗暴”……育儿路上的诸多困惑,亟需科学指引。恰逢2022年1月1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正式施行,学习宣传这部法律意义深远。在此背景下,肥东县“老骥教育讲堂”志愿服务团队于2021年12月正式成立,并于当月下旬开启首场宣讲。该团队由肥东县教体局主管,现有成员10人,多为教育系统退休干部,年龄最大的76岁,最小的也已年过六旬,是目前肥东县平均年龄最大的志愿者队伍。成立至今,团队已面向全县社区与学校开展46期主题宣讲,发放宣传材料及家庭教育类图书300余本,惠及学生及家长1.5万人次,先后荣获合肥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、合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荣誉。
一、初心如磐,架起家校社协同育人桥
“老骥教育讲堂”的宣讲员都是退休老干部、老教师,在家教与育人方面经验丰富,在县域内颇具权威性,宣讲内容指导性强。他们以辅导报告为主要形式,向群众传递科学的家教观、育人观,重点解读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,分享家庭教育经验;同时结合时事政治,宣讲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,增设法治宣讲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,多维度发力,打通家校社协同育人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在座的家长们,今天我的报告,哪怕只有一句话能给您启发,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。”这是团队宣讲员们常说的开场白。退休后,他们坚守公益初心,持续发光发热,只为给祖国下一代燃灯筑梦,盼能与家长、群众产生共鸣,共同护航青少年成长成才。宣讲时,老同志们总是激情澎湃,让听众备受振奋。他们倡导育儿先育德,要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;家长更要以身作则,弘扬孝道文化,让尽孝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“必修课”。围绕家庭教育方法、劳动教育重要性、优秀传统文化、法治文化等主题,他们的宣讲总能让师生收获满满,反响热烈。正如镇北社区群众李大姐所说:“老骥教育讲堂这个宣讲好哦,讲得都是大实话,有用!”老同志们愿以微薄之力,助力孩子涵养家国情怀、锤炼健康体魄、养成修身习惯,引领他们稳稳走好人生理想之路。
二、躬身笃行,用余热点亮成长路
“不求名与利,你们宣讲图什么?”面对这样的疑问,“老骥教育讲堂”的成员们总是坦然回答:“尽绵薄之力,助孩子们健康成长,为国为家添份力。”退休后的他们,始终坚守“团队活动必须公益”的准则,执着地把宣讲做下去,让余热持续温暖人心。
10位老同志各有专长,每次宣讲都认真备课,还会根据听众的特点及时调整内容,广受家长与师生好评。宣讲结束后,常有家长意犹未尽,老同志们便留在现场耐心答疑解惑。“接到宣讲通知,我总会重新审视稿件,该调整的调整,该补充的补充,绝不能一个稿子讲到底,不分对象。”团队成员的话里,满是对听众、对团队的责任感,他们格外珍惜每一次释放“微光”的机会。正如众兴中学一位家长所言:“老骥教育讲堂讲得真好,尤其是教育孩子学会感恩、日常尽孝,对孩子成长太有好处了。”
三、保障有力,让银发力量持续发光
作为主管部门,肥东县教体局为团队提供了坚实保障,指定专人统筹协调,每月确定宣讲人员、内容与时间(多在中旬或下旬面向社区和学校开展);每次安排1名老同志作主题分享,时长控制在90分钟内,中间穿插互动环节以提升效果;宣讲内容由县教体局宣教办严格把关,确保始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,坚持正确导向,弘扬主旋律、传播正能量;此外,宣教办还负责保障宣讲成员的接送,确保交通安全。
团队的努力也获得了广泛关注,学习强国、《安徽青年报》《新安晚报》等媒体纷纷报道,让更多人了解到团队成立的意义,引导社会关注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,特别是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,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下一代教育事业,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凝聚起强大合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