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先进典型 > 先进典型

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团队—— 合肥市军休二所“军魂・医心”医疗志愿服务队

发布时间:2025-09-30 20:41来源:市委老干部局 字体:【    】


银发映初心  军休立新功

——记合肥市军休二所军魂・医心医疗志愿服务队


合肥市军休二所军魂・医心医疗志愿服务队,秉承退役不褪色、离岗不离志的理念,旨在让军休干部持续发扬光荣传统、永葆政治本色、发挥自身余热。经过3年多的实践探索,团队已发展至28人,成员均为医疗护理领域的专家与骨干,专业涵盖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理疗科等十多个学科。其中,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林政、消化科主任医师方道连、五官科主任医师彭云飞等,更是享誉省内外及军内外的知名专家。队伍里的每一位成员,只要组织有召唤、身体条件允许,都能克服一切困难,义无反顾地投身志愿服务,以无声行动诠释着老兵的集体意识与奉献精神。

一、情系乡村社区,守护群众健康

服务队始终活跃在江淮大地,服务群众的场次逐年递增,服务内容不断拓展,如今其作用与影响丝毫不逊于专业医疗机构的义诊服务。

2023年与2024年,志愿服务队两次奔赴革命老区泾县云岭,开展老区行、助振兴义诊活动。队员们不辞辛劳,走遍了当地每个社区与自然村,让许多平日里难赴省城就医的老百姓,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。服务队更想群众之所想,特地向云岭社区、厚岸村各捐赠了100份常用药品与电子血压计;登门慰问了40余名伤残军人、烈士子女,为留守儿童送上爱心书包与食品,这份细心贴心的关怀,如暖流般温暖了老区群众的心。在一次进社区义诊时,现场来了位拄着拐杖的王奶奶她自述腿脚不便多年,严重影响生活。康复护理专家郭琼、沈玲立刻操起老本行,一人为其刮痧,一人贴耳穴,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,很快便缓解了王奶奶的病症。此后,老人家逢人就夸:老军医真神奇,能让我丢掉拐杖走路了。

202412月,服务队联合驻地亳州路街道水西门社区党委,共同开展青春献国防解甲归来,情暖水西门老兵互爱义诊活动。他们为水西门社区的老人们提供全面健康检查,为患有特殊疾病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,持续跟踪开展志愿服务。这场活动传递着温暖与力量,众多老人作为服务队最直接的关怀对象,享受到多方位的帮助与支持。

二、邻里互帮互助,构建和谐家园

合肥市军休二所现有军休干部342人,其中高龄、空巢独居、重病的军休干部有92人,占总人数的27%。针对这一情况,服务队延伸服务领域,在军休干部内部开展互帮互助活动,成立互助小组,形成“年纪轻的帮年纪大的、身体强的帮身体弱的、条件好的帮条件差的”的暖心模式,为有需要的军休干部提供精神慰藉、医疗互助、跑腿代办等服务。在精神慰藉方面,互助小组定期上门探访高龄、空巢、独居的军休干部,与他们促膝长谈,共叙昔日战友之情,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,帮助缓解孤独情绪。医疗互助上,小组为高龄及患有慢性病的军休干部建立健康档案,定期上门测量血压、血糖,耐心指导用药,用专业守护战友健康。而在跑腿代办上,针对行动不便的军休干部,小组主动承担起购买日常生活用品、买菜、取药等事务。所里有位90多岁高龄的军休干部,家住顶楼且无电梯,无法下楼,互助小组便每周两次上门为他采买生活用品、菜品与药品,彻底解决了他的生活难题。

在这样的互帮互助下,军休干部参与政治学习、组织生活、文体活动的人数显著增多;组织对每个家庭的急难愁盼之事有了更全面的掌握,众多棘手问题得以顺利解决,军休干部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大幅提升。

3年多来,“军魂・医心”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义诊服务、健康宣教、医疗帮扶活动37场,参与队员达550多人次,服务群众上万名。这支队伍凭借辛勤付出成为军休系统投身公益事业的闪亮品牌,更成为驻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。军队退休干部的风采,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愈发熠熠生辉。